2019年1月20日下午,南京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赵晓豹副教授来我院做学术报告。报告会由岩土所所长丰土根教授主持,教师与学生共40人参加了此次学术交流会议。
赵晓豹副教授做了题为“良渚文明”的学术报告,对良渚文明内涵、良渚遗址群、良渚古城外围水利系统和代表文物等方面进行了详细介绍。良渚文化及其所代表的良渚文明距今约5000年左右,大体与古埃及文明、苏美尔文明、哈拉帕文明处于同一时代。良渚文化分布以太湖流域为中心,南至浙南,北跨长江到达苏北,西起皖东,东达舟山群岛。目前良渚文化共发现近600处遗址,其中以余杭区瓶窑镇和良渚镇附近的良诸文化遗址群最为集中和代表。良渚古城水利系统是中国目前发现的最早水利系统,目前已发现11条水坝,整个水利系统在良渚古城北部和西北部形成面积约13平方公里的储水面。良渚遗址水利系统主要分为塘山的水前长堤、北部的高坝系统和南部的低坝系统,许多区域采用草裹泥的方式来加固坝体,良渚遗址的塘山和岗公岭等水利设施年代可能早到4900至5000年,比大禹治水的年代提早了近1000年。最后,赵教授深刻介绍了良渚文明对中华文明形成的影响。中国历史和文化是不曾断灭过的,良渚文化经过几千年的发展演变,最终融入到了一个大的中华文化之中了,我们从良渚文化的研究中,看到了中华文明从多元走向一体的过程,良渚遗址群将成为实证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的圣地。
赵晓豹,南京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副教授,2000年硕士毕业于河海大学土木工程学院,2005年博士毕业于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土木与环境学院。现为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岩石动力学专委会常委、废物地下处置专委会副秘书长、安全与防护分会理事;主要从事工程地质、岩石力学、及城市地下空间开发方面的研究;发表学术论文70多篇,获得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15项,中国公路科技进步二等奖和教育部自然科学二等奖。近年来,与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江苏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南京城墙保护管理中心合作等单位合作开展了多项古代水利系统与工程技术的研究。